说到SD-WAN,大家脑海里可能首先浮现的是各种网络设备:总部的网关、分支的CPE,通过软件定义的隧道互联。
SD-WAN组网架构
小派在今年年初也发布了一系列文章,详细介绍了我们自研的SD-WAN协议——iWAN。
往期回顾
● 还在用传统VPN?一文带你读懂SD-WAN
● “虚拟专线”连异地:二层组网的那些事儿
● VPN为起点,分段路由为终点:SD-WAN运营网络的高级形态
当时我们更多讲的是“网络架构层面”的内容:设备怎么部署、线路如何组网、策略如何编排。
但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,还有一类特别的角色,他们是出差在外的你,是远程办公的他,以及各种需要临时接入的设备和用户。
对于这些场景,该如何接入SD-WAN网络,访问总部资源呢?
这些临时、灵活、成本敏感的接入需求,显然不能“杀鸡用牛刀”,专门部署一套设备来解决。
于是,一个轻量又实用的小工具应运而生,它就是今天的主角:iWAN客户端。
iWAN客户端是啥?
iWAN客户端,是部署在终端设备(如笔记本、手机)上的软件。它的职责非常明确:通过iWAN协议,安全、稳定地将终端接入SD-WAN网络。
SD-WAN客户端
它不折腾复杂策略,专注只做一件事:打通一条“专线”,帮你从任意地点顺利连回公司内网。
连接稳定、配置简单、适配平台广泛,是它的三大核心特点。
全平台覆盖,总有一款适合你
有人会问,我手上的设备能不能用呢?
别担心,Panabit iWAN客户端已经覆盖Windows、Linux、Android、iOS四大主流平台,基本涵盖了远程办公与移动场景的使用需求。
接下来,小派就带大家逐个盘点一下,各个平台的客户端是怎么用的,适合谁用,怎么用起来最顺手。
▎Windows客户端
日常远程办公的主流选择,支持笔记本和台式机。
图形界面,操作直观
支持托盘运行,可最小化后台连接
填写登录信息,一键连接总部
▎Linux客户端
主要面向服务器使用,有一定技术门槛。
纯命令行操作,轻量可靠
编辑配置文件后运行程序即可(需手动设置到iWAN线路的静态路由)
可集成进系统启动脚本,实现开机即连
▎Android & iOS客户端
针对移动端,适用于临时访问公司内网系统。
Android版本↑↑↑
iOS版本↓↓↓
支持主流安卓手机/平板,iPhone/iPad(以及部分搭载M芯片的Mac)
简洁界面,一键连接
接入后可通过浏览器或APP访问内网服务
总之,不论你在哪里,用什么设备,iWAN客户端都能为你搭起一条安全、稳定的通道,直达总部。
最重要的一点,它们都免费!免费!免费!
典型使用场景
iWAN客户端最重要的价值,在于把那些“没法部署设备、但又需要访问专网”的场景给打通了。
#
场景一:远程办公,连回公司内网
运维小李春节回老家过年,公司系统临时出现了问题。用笔记本启动 iWAN 客户端,就能连回公司内网,远程登录系统搞定故障。
#
场景二:出差人员,访问内部资源
在客户现场,销售小王想打开内部系统查下选型报价,用公网进不去,掏出手机打开iWAN客户端,连回总部,几秒钟搞定。
#
场景三:边缘设备,总部统一管控
工厂现场部署了一批Linux设备,需要与总部定期同步数据,现场网络复杂,无法部署CPE。装个iWAN Linux客户端就能打通隧道,总部统一监管。
#
场景四:驻外人员,访问总部资源
用户有海外子公司,但跨境访问内网资源慢又不稳定。装个iWAN客户端,回国连总部,保障数据传输稳定,访问效率更高。
下载地址
Windows、Linux、Android版本的iWAN客户端,均可访问Panabit官网下载中心获取:
https://www.panabit.com/download/ecool.php
进入【周边文件】-【iWAN客户端】栏目下载
iOS版本可直接在苹果APP Store搜索“Panabit”,下载安装“Panabit iWAN客户端”。
APP Store
配置指南可前往文档中心获取。
进入【文档中心】-【iWAN客户端】栏目下载
总结一下
最后,小派想说的是:
虽然iWAN客户端只是一个“小软件”,不搞复杂策略,也无需改造架构,但它能在关键时刻,解决“临时要连、现在就要”的连接需求。
简单、可靠、随时在线——
iWAN客户端,不喧哗,自有用武之地。